北京出臺首部《校園保安服務規(guī)范》
前言:社會安全最重要的是人身安全,最讓人牽掛揪心的是孩子安全。維護校園安全,不僅需要不斷創(chuàng)新的智慧和真抓實干的工作,更需要堅持不懈的毅力和警鐘長鳴的責任心。為了提升校園安保整體防范水平,北京將出臺首部《中小學幼兒園校園保安服務規(guī)范》,要求在上學、放學等出入人員較多期間,保安員要穿戴警用裝備巡邏,每次巡邏的保安員不得少于兩名。
高度重視,狠抓落實——
讓安全防護網(wǎng)更加牢固
黨中央、國務院歷來高度重視校園安全工作,多次進行專項部署,要求切實加強校園安全防范工作,確保校園安全穩(wěn)定。教育部積極貫徹落實中央精神,研究部署校園安全工作。今年,教育部召開了一系列校園安全會議,要求各地教育部門和廣大中小學、幼兒園切實擔負起維護校園安全的責任,保護人民利益不受侵害。
為確保校園安全工作繼續(xù)扎實有效地開展,今年,教育部部署各省進行了安全大檢查。檢查中發(fā)現(xiàn),全國各地涌現(xiàn)出了一些好的經驗和做法,有效保障了校園安全。其中,北京研究推出了十項校園及周邊安全防范長效機制,包括建立校園安全三級會商機制,固化“高峰勤務”模式,實行校園周邊交通崗位實名管理,組建專職校園保安隊伍,建立中小學、幼兒園圖像信息視頻實時巡控模式,定期開展校園周邊安全檢查和清理整治,隨時掌握校園及周邊地區(qū)不穩(wěn)定因素,定期開展校園周邊交通設施動態(tài)排查和校車安全檢查。
遼寧省政府專門出臺文件,對人員和設施配備標準、經費保障、管理制度等進行了嚴格規(guī)定。保安人員除政府統(tǒng)一派駐外,可自行招用符合學校、幼兒園要求的保安人員,也可選用符合條件的富余教工擔任保安人員。經費方面,公辦學校、幼兒園安全保衛(wèi)工作所需經費由同級政府統(tǒng)籌安排,民辦學校、幼兒園安保工作所需經費由舉辦者出資解決。
許多地區(qū)和學校加大投入力度,人防、物防、技防水平大大提高。部分學校配上了警棍、強光手電、防刺手套等專業(yè)防暴工具,并積極開展使用防暴器材的訓練;有的地方政府出資購置巡邏車專門用于校園安全巡邏;一些學校對路遠的學生增設專車接送,接送學生的車輛有專人護送。
重慶成立了“校園民警”新警種,全面推進警校聯(lián)動校園安全管理新型體制機制。市和區(qū)縣公安機關建立專門機構和校園民警隊伍,向學校派駐校園民警,實行“一校一警”或“多警一校”的配置模式。公安機關與教育部門還合作建立健全學校內保機構和人員,配齊專業(yè)保安,強化物防技防手段。山東省濰坊市各級各類學校配備各類警械裝備4.9萬件。黑龍江省肇東市一次購買10輛巡邏車專門用于校園安全防范。
上海市科學整合社區(qū)民警、治安民警、巡邏民警、交警、特警等各種力量,以責任區(qū)為單位,確保在責任區(qū)范圍內形成多警聯(lián)動機制。推廣黃浦分局“勤務十法”(設卡崗、守望崗、必到崗、交接崗、相向巡邏、十字交叉巡邏、定點循環(huán)巡邏等),全力構建點、線、面相結合的街面防控體系。
很多學校都安裝了電子監(jiān)控視頻系統(tǒng)、報警預警系統(tǒng),部分學校實現(xiàn)了與當?shù)毓膊块T、教育部門聯(lián)網(wǎng),而且監(jiān)控室24小時都安排專人值班。如內蒙古鄂爾多斯市準格爾旗投入1300萬元用于購買監(jiān)控、報警系統(tǒng)等技防設備。貴州省鎮(zhèn)寧縣公安局安裝了34個監(jiān)控器,連通110警務平臺,覆蓋縣城盲區(qū),重點保障中小學校及幼兒園安全。
校門安全、消防安全、食品衛(wèi)生等校園安全防范各項制度得到進一步落實。近三個月來,廣西在全區(qū)推進“學校幼兒園及周邊環(huán)境集中整治百日行動”,各地各校普遍建立起了較完善的學校安全體系。全區(qū)開展聯(lián)合統(tǒng)一清理整治行動1200多次,檢查和清理黑網(wǎng)吧、游戲室2686個。
形式多樣的師生安全法制教育也開展得有聲有色。從2008年起,河北省統(tǒng)一開展中小學校安全教育進課堂工作,發(fā)行安全教育讀本,規(guī)定課時量,系統(tǒng)開展安全知識教育。黑龍江省哈爾濱市利用“5.12”防震減災日,開展以突發(fā)自然災害和突發(fā)事故災害為主要內容的應急演練活動。
查找疏漏,保持警惕——
校園安全工作不容懈怠
校園安全工作是一場細水長流的持久戰(zhàn),決不容許有絲毫的僥幸、絲毫的麻痹、絲毫的懈怠。在今年秋季新學年開學前夕,國家教育督導團貫徹部黨組要求,抽取部分省市先后兩次開展了校園安全防范工作督導檢查,通過聽取匯報和實地考察、分類確定和隨機抽查、明察與暗訪相結合的方式,深入了解基層情況。在專項檢查中,督導團發(fā)現(xiàn)一些地方仍然存有安全隱患,對學校、幼兒園安全工作重視不夠、貫徹中央部署工作措施不到位、安全責任不落實、校園安全防范工作存在薄弱環(huán)節(jié)、應急處置能力不強等問題依然存在。因此,我們要以更加負責的精神,更加認真的態(tài)度,更加細致的作風,切實將學校、幼兒園安全工作做細、做實。
為保證新學年里的學生生命安全和校園安寧,8月27日,教育部會同中央綜治辦、公安部聯(lián)合召開視頻會議,再次突出強調了校園安全問題,并就新學年的校園安全工作進行部署。教育部副部長陳小婭指出,各地教育部門和中小學、幼兒園要提高認識,強化責任,突出重點,加強領導。認真分析當?shù)匦@安全防范工作面臨的形勢,全面梳理存在的困難和問題,學習借鑒成功經驗,完善政策措施,著力解決建立健全校園安全防范長效機制的關鍵問題。
除了校園安全工作外,今年入夏以來,我國部分地區(qū)遭遇了嚴重自然災害,一些地區(qū)還在持續(xù)發(fā)生強降雨、泥石流,威脅著學生和幼兒的生命安全。秋季是中小學幼兒園火災、交通、傳染病等事故的多發(fā)高發(fā)期。為此,教育部日前要求各受災地區(qū)要將學生安全放在第一位,對受洪水、泥石流沖擊、雨水浸泡的校舍進行重點排查。對正發(fā)生自然災害的地區(qū)或校舍存在重大隱患的中小學幼兒園,要通過合理轉移、對口幫扶、化整為零等有效途徑,提供課本文具,解決實際困難,及時幫助受災學校異地開學或災區(qū)學生異地就讀。
在泥石流發(fā)生后,甘肅舟曲縣立即成立了異地辦學領導小組。短短十幾天后,舟曲數(shù)千名學生通過多種途徑得以復課,并拿到了舟曲縣新華書店教職工們連夜加班印刷的教材,讀書聲再次回蕩在新校園。面對入汛以來的洪澇災害,陜西也全力抗洪救災,制定受災學校建設規(guī)劃,優(yōu)先解決學校建設;下發(fā)省級教育救災應急資金1000萬元;建立高等院校對口援建重災學校機制,確保秋季順利開學。桂林市對學校開展了4次汛期安全大檢查,對受大雨沖擊或洪水浸泡、泥石流影響的校舍進行及時妥善處置,共投入資金9844萬元,維修改造了102所學校,保障了學校及廣大師生汛期的安全。
細雨無聲,警鐘長鳴——
建立健全校園安全長效機制
在新學年開學之際,一些地區(qū)存在的安全隱患,以及自然災害帶來的特殊形勢,都告訴我們校園安全工作必須扎實推進,不容懈怠。
“各地高度重視學校安全防范工作,并采取了許多有效措施。但從近期國家教育督導團對部分省市中小學安全專項督導和明察暗訪的情況來看,一些地區(qū)校園安全防范形勢依然嚴峻,還存在一些薄弱環(huán)節(jié)。”在日前召開的三部門視頻會議上,陳小婭要求,各地教育部門和中小學幼兒園要充分認識校園安全防范工作的復雜性、長期性和艱巨性,將一些臨時性安全防范措施常態(tài)化,把一些根本性防范要求制度化,建立健全校園安全防范長效工作機制。
陳小婭指出,各地各校要強化責任,進一步明確并落實建立健全校園安全防范長效工作機制職責。要明確責任,抓好分工。要突出重點,著力解決建立健全校園安全防范長效工作機制的關鍵問題。要推進綜合治理,嚴格落實校園安全防范各項制度。要加強領導,切實把建立健全校園安全防范長效工作機制的各項工作落到實處。各地教育部門要作出專門部署,強化督導檢查,嚴格責任追究,及時總結宣傳。
校園安全防范工作需要精細化,及時發(fā)現(xiàn)問題、堵塞漏洞。陳小婭要求,各地要狠抓細節(jié)管理,努力降低秋季事故發(fā)生率。各地教育部門和中小學幼兒園要深入分析當?shù)厍锛疽装l(fā)、多發(fā)性事故的規(guī)律特點,不放過任何細節(jié),及早部署落實各項安全防范措施。加強對秋游、軍訓、運動會等大型集體活動的組織管理,嚴防交通、溺水和其他意外傷害事故發(fā)生。進一步強化學校幼兒園日常安全管理,特別要加強寄宿制學校的宿舍管理,避免發(fā)生食物中毒、嚴重火災、擁擠踩踏等事故。暑假期間實施校舍維修、抗震加固等工程的學校,要進行室內裝修污染檢測,確保師生健康。
陳小婭要求,要加強安全教育,普遍增強師生避險能力。各地教育部門和學校要把安全教育作為開學教育的重要內容,充分利用教育部提供的安全教育資源,結合本地本校實際,把應對自然災害和防范校園傷害作為重點,在開學后普遍開展一次安全教育,尤其要加強新生和新上崗教師的安全教育,進一步增強廣大師生的安全意識。要堅持利用升旗、課間操、上下學等時間開展演練活動,全面提升師生應對危機的能力。
“做好中小學生和幼兒安全工作責任重大,任務艱巨,各地各校務必要將學生安全放在第一位。”陳小婭指出,只有把握當前中小學安全工作的新特點,完善工作長效機制,構筑起牢固的安全防線,廣大中小學生和幼兒才能平安、健康成長。
高度重視,狠抓落實——
讓安全防護網(wǎng)更加牢固
黨中央、國務院歷來高度重視校園安全工作,多次進行專項部署,要求切實加強校園安全防范工作,確保校園安全穩(wěn)定。教育部積極貫徹落實中央精神,研究部署校園安全工作。今年,教育部召開了一系列校園安全會議,要求各地教育部門和廣大中小學、幼兒園切實擔負起維護校園安全的責任,保護人民利益不受侵害。
為確保校園安全工作繼續(xù)扎實有效地開展,今年,教育部部署各省進行了安全大檢查。檢查中發(fā)現(xiàn),全國各地涌現(xiàn)出了一些好的經驗和做法,有效保障了校園安全。其中,北京研究推出了十項校園及周邊安全防范長效機制,包括建立校園安全三級會商機制,固化“高峰勤務”模式,實行校園周邊交通崗位實名管理,組建專職校園保安隊伍,建立中小學、幼兒園圖像信息視頻實時巡控模式,定期開展校園周邊安全檢查和清理整治,隨時掌握校園及周邊地區(qū)不穩(wěn)定因素,定期開展校園周邊交通設施動態(tài)排查和校車安全檢查。
遼寧省政府專門出臺文件,對人員和設施配備標準、經費保障、管理制度等進行了嚴格規(guī)定。保安人員除政府統(tǒng)一派駐外,可自行招用符合學校、幼兒園要求的保安人員,也可選用符合條件的富余教工擔任保安人員。經費方面,公辦學校、幼兒園安全保衛(wèi)工作所需經費由同級政府統(tǒng)籌安排,民辦學校、幼兒園安保工作所需經費由舉辦者出資解決。
許多地區(qū)和學校加大投入力度,人防、物防、技防水平大大提高。部分學校配上了警棍、強光手電、防刺手套等專業(yè)防暴工具,并積極開展使用防暴器材的訓練;有的地方政府出資購置巡邏車專門用于校園安全巡邏;一些學校對路遠的學生增設專車接送,接送學生的車輛有專人護送。
重慶成立了“校園民警”新警種,全面推進警校聯(lián)動校園安全管理新型體制機制。市和區(qū)縣公安機關建立專門機構和校園民警隊伍,向學校派駐校園民警,實行“一校一警”或“多警一校”的配置模式。公安機關與教育部門還合作建立健全學校內保機構和人員,配齊專業(yè)保安,強化物防技防手段。山東省濰坊市各級各類學校配備各類警械裝備4.9萬件。黑龍江省肇東市一次購買10輛巡邏車專門用于校園安全防范。
上海市科學整合社區(qū)民警、治安民警、巡邏民警、交警、特警等各種力量,以責任區(qū)為單位,確保在責任區(qū)范圍內形成多警聯(lián)動機制。推廣黃浦分局“勤務十法”(設卡崗、守望崗、必到崗、交接崗、相向巡邏、十字交叉巡邏、定點循環(huán)巡邏等),全力構建點、線、面相結合的街面防控體系。
很多學校都安裝了電子監(jiān)控視頻系統(tǒng)、報警預警系統(tǒng),部分學校實現(xiàn)了與當?shù)毓膊块T、教育部門聯(lián)網(wǎng),而且監(jiān)控室24小時都安排專人值班。如內蒙古鄂爾多斯市準格爾旗投入1300萬元用于購買監(jiān)控、報警系統(tǒng)等技防設備。貴州省鎮(zhèn)寧縣公安局安裝了34個監(jiān)控器,連通110警務平臺,覆蓋縣城盲區(qū),重點保障中小學校及幼兒園安全。
校門安全、消防安全、食品衛(wèi)生等校園安全防范各項制度得到進一步落實。近三個月來,廣西在全區(qū)推進“學校幼兒園及周邊環(huán)境集中整治百日行動”,各地各校普遍建立起了較完善的學校安全體系。全區(qū)開展聯(lián)合統(tǒng)一清理整治行動1200多次,檢查和清理黑網(wǎng)吧、游戲室2686個。
形式多樣的師生安全法制教育也開展得有聲有色。從2008年起,河北省統(tǒng)一開展中小學校安全教育進課堂工作,發(fā)行安全教育讀本,規(guī)定課時量,系統(tǒng)開展安全知識教育。黑龍江省哈爾濱市利用“5.12”防震減災日,開展以突發(fā)自然災害和突發(fā)事故災害為主要內容的應急演練活動。
查找疏漏,保持警惕——
校園安全工作不容懈怠
校園安全工作是一場細水長流的持久戰(zhàn),決不容許有絲毫的僥幸、絲毫的麻痹、絲毫的懈怠。在今年秋季新學年開學前夕,國家教育督導團貫徹部黨組要求,抽取部分省市先后兩次開展了校園安全防范工作督導檢查,通過聽取匯報和實地考察、分類確定和隨機抽查、明察與暗訪相結合的方式,深入了解基層情況。在專項檢查中,督導團發(fā)現(xiàn)一些地方仍然存有安全隱患,對學校、幼兒園安全工作重視不夠、貫徹中央部署工作措施不到位、安全責任不落實、校園安全防范工作存在薄弱環(huán)節(jié)、應急處置能力不強等問題依然存在。因此,我們要以更加負責的精神,更加認真的態(tài)度,更加細致的作風,切實將學校、幼兒園安全工作做細、做實。
為保證新學年里的學生生命安全和校園安寧,8月27日,教育部會同中央綜治辦、公安部聯(lián)合召開視頻會議,再次突出強調了校園安全問題,并就新學年的校園安全工作進行部署。教育部副部長陳小婭指出,各地教育部門和中小學、幼兒園要提高認識,強化責任,突出重點,加強領導。認真分析當?shù)匦@安全防范工作面臨的形勢,全面梳理存在的困難和問題,學習借鑒成功經驗,完善政策措施,著力解決建立健全校園安全防范長效機制的關鍵問題。
除了校園安全工作外,今年入夏以來,我國部分地區(qū)遭遇了嚴重自然災害,一些地區(qū)還在持續(xù)發(fā)生強降雨、泥石流,威脅著學生和幼兒的生命安全。秋季是中小學幼兒園火災、交通、傳染病等事故的多發(fā)高發(fā)期。為此,教育部日前要求各受災地區(qū)要將學生安全放在第一位,對受洪水、泥石流沖擊、雨水浸泡的校舍進行重點排查。對正發(fā)生自然災害的地區(qū)或校舍存在重大隱患的中小學幼兒園,要通過合理轉移、對口幫扶、化整為零等有效途徑,提供課本文具,解決實際困難,及時幫助受災學校異地開學或災區(qū)學生異地就讀。
在泥石流發(fā)生后,甘肅舟曲縣立即成立了異地辦學領導小組。短短十幾天后,舟曲數(shù)千名學生通過多種途徑得以復課,并拿到了舟曲縣新華書店教職工們連夜加班印刷的教材,讀書聲再次回蕩在新校園。面對入汛以來的洪澇災害,陜西也全力抗洪救災,制定受災學校建設規(guī)劃,優(yōu)先解決學校建設;下發(fā)省級教育救災應急資金1000萬元;建立高等院校對口援建重災學校機制,確保秋季順利開學。桂林市對學校開展了4次汛期安全大檢查,對受大雨沖擊或洪水浸泡、泥石流影響的校舍進行及時妥善處置,共投入資金9844萬元,維修改造了102所學校,保障了學校及廣大師生汛期的安全。
細雨無聲,警鐘長鳴——
建立健全校園安全長效機制
在新學年開學之際,一些地區(qū)存在的安全隱患,以及自然災害帶來的特殊形勢,都告訴我們校園安全工作必須扎實推進,不容懈怠。
“各地高度重視學校安全防范工作,并采取了許多有效措施。但從近期國家教育督導團對部分省市中小學安全專項督導和明察暗訪的情況來看,一些地區(qū)校園安全防范形勢依然嚴峻,還存在一些薄弱環(huán)節(jié)。”在日前召開的三部門視頻會議上,陳小婭要求,各地教育部門和中小學幼兒園要充分認識校園安全防范工作的復雜性、長期性和艱巨性,將一些臨時性安全防范措施常態(tài)化,把一些根本性防范要求制度化,建立健全校園安全防范長效工作機制。
陳小婭指出,各地各校要強化責任,進一步明確并落實建立健全校園安全防范長效工作機制職責。要明確責任,抓好分工。要突出重點,著力解決建立健全校園安全防范長效工作機制的關鍵問題。要推進綜合治理,嚴格落實校園安全防范各項制度。要加強領導,切實把建立健全校園安全防范長效工作機制的各項工作落到實處。各地教育部門要作出專門部署,強化督導檢查,嚴格責任追究,及時總結宣傳。
校園安全防范工作需要精細化,及時發(fā)現(xiàn)問題、堵塞漏洞。陳小婭要求,各地要狠抓細節(jié)管理,努力降低秋季事故發(fā)生率。各地教育部門和中小學幼兒園要深入分析當?shù)厍锛疽装l(fā)、多發(fā)性事故的規(guī)律特點,不放過任何細節(jié),及早部署落實各項安全防范措施。加強對秋游、軍訓、運動會等大型集體活動的組織管理,嚴防交通、溺水和其他意外傷害事故發(fā)生。進一步強化學校幼兒園日常安全管理,特別要加強寄宿制學校的宿舍管理,避免發(fā)生食物中毒、嚴重火災、擁擠踩踏等事故。暑假期間實施校舍維修、抗震加固等工程的學校,要進行室內裝修污染檢測,確保師生健康。
陳小婭要求,要加強安全教育,普遍增強師生避險能力。各地教育部門和學校要把安全教育作為開學教育的重要內容,充分利用教育部提供的安全教育資源,結合本地本校實際,把應對自然災害和防范校園傷害作為重點,在開學后普遍開展一次安全教育,尤其要加強新生和新上崗教師的安全教育,進一步增強廣大師生的安全意識。要堅持利用升旗、課間操、上下學等時間開展演練活動,全面提升師生應對危機的能力。
“做好中小學生和幼兒安全工作責任重大,任務艱巨,各地各校務必要將學生安全放在第一位。”陳小婭指出,只有把握當前中小學安全工作的新特點,完善工作長效機制,構筑起牢固的安全防線,廣大中小學生和幼兒才能平安、健康成長。